6月5日-24日,“蔬菜優良新品種新技術示范與推廣國際培訓班”在合肥舉行,來自越南、泰國、孟加拉、斯里蘭卡、蒙古、伊朗、埃及、津巴布韋和哥斯達黎加9個國家共20名農業技術管理人員參加了瓜果蔬菜種植技術的培訓。
據了解,此次培訓班是由科技部國際合作司主辦,安徽江淮園藝種業股份有限公司承辦,培訓內容主要為專業授課、技術交流、實習與考察等。合肥并不是第一次舉辦國際培訓班,作為安徽省唯一一家擁有國際培訓班承辦資質的單位,江淮園藝從2012年開始針對“一帶一路”沿線的20多個發展中國家開展國際培訓合作,今年已經是第六次承辦培訓班。
合肥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培訓班旨在為發展中國家培訓蔬菜優良新品種新技術專業技術人才,使我國蔬菜優良新品種新技術走向國際市場,幫助發展中國家不斷提升蔬菜優良新品種新技術產業化水平,實現發展中國家農業增收、產業增效、農民致富和提升合肥市蔬菜產業技術在國際上的地位和美譽度。
在理論課上,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安徽農業大學、安徽省農業科學院等知名高校和科研機構的資深教師,也分別就中國蔬菜的生產和現狀、分子遺傳學、蔬菜育種、病蟲害防治、分子種純鑒定、蔬菜新品種保護等方面為學員們進行了細致入微的講解。
談到專業技能的學習,來自津巴布韋農業部的特文達說,最讓人難忘的是大家一起下到田間地頭的實踐課程。“我們一起來到位于合肥吳山的安徽江淮園藝現代農業示范園,還有安徽農業大學的實驗室,教授們手把手地教我們蔬菜嫁接等新技術。”
抱著了解中國種子公司、學習農業種植新方法的想法,MohamedAbdelRah-manAbdouElkersh第一次來到中國,“我發現這里有很多瓜果蔬菜的新品種,特別是西瓜。”他介紹,西瓜是埃及的第一水果,有很多人專門以種植西瓜為生,“我很希望能將你們的無籽西瓜、新8424西瓜引入到埃及去種植,如果種植成功的話,一定會在埃及市場很受歡迎的。”
不僅僅是西瓜,合肥培育的南瓜、辣椒、番茄等7個種類40多個品種的瓜果蔬菜種子,都將和國際培訓班的學員們一起“漂洋過海”,并播種到全世界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