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新聞

【安徽企業在東盟】安徽瓜果水稻種子扎根“一帶一路”熱土 安徽企業在東盟系列報道之三

發布日期:2016-08-10 瀏覽次數:1467 【字體:

  中安在線訊 超級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有一個夢想:“全世界有22.5億畝水稻,如果有一半種上雜交稻,增產的糧食可以多養活4.5億人。”安徽種子界的“袁隆平”們也懷揣著同樣的美好而宏大的夢想。

  伴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越來越多的安徽種子漂洋過海,播種在印尼、馬來西亞、越南、老撾、泰國等眾多東盟國家的土地上。

  810日,“安徽企業在東盟”采訪團分別走訪了江淮園藝和銀荃高科,探究安徽種子“走出去”現狀。

  小種子蘊含大價值

  記者剛來到位于長豐縣吳山鎮的江淮園藝現代農業科技產業示范園,江淮園藝副董事長宋沛就熱情地端上了一盤西瓜:“快來品嘗一下,我們自己研發的西瓜品種,不施肥不打藥,綠色食品。”

  “可別小看了我們的這些種子,農業技術的核心就是制種技術。”在我們對西瓜的交口稱贊中,宋沛開始介紹,“這看似普通的種子,因為凝結著我們獨有的科技成果,一公斤種子賣2萬元很正常,有的種子一粒就值3元。好種子看似貴,但和給種植戶帶來的收益相比,卻是九牛一毛。”

  據宋沛介紹,目前,江淮園藝在全國擁有吳山、湛江、酒泉三個科研基地,并在遼寧、甘肅、陜西、越南等10個地區建有種子生產基地。因為重視對科研的投入,江淮園藝從剛起步時一年推出23個品種,到現在一年推出新品種20多個。

  從2009年開始,江淮園藝通過引智工作開展與“一帶一路”國家的項目合作,泰國的南瓜、巴基斯坦的西紅柿……江淮園藝獲得他們品質最好的果蔬資源,并學習育種技巧,迅速研發新品種30余個。

  “請進來、走出去”相結合,在引智工作的基礎上,江淮園藝通過和這些國家的深度交流合作,創新后的種子甚至比引進國家的種子更好,這些種子反而漸漸占領了對方市場。

  宋沛難掩自豪之情:“我們是中國蔬菜種業首家新三板掛牌上市企業,名副其實。”

  小平臺開拓大事業

  作為安徽省唯一一家擁有國際培訓班承辦資質的單位,江淮園藝從20126月起開展國際培訓合作。針對“一帶一路”沿線的20多個發展中國家,江淮園藝先后舉辦四期國際培訓班,培訓100多位各國農業企業負責人和技術人員。

  “2014年兩位越南學員在培訓期間對我們公司的“江淮蜜系列”、“江蜜系列”品種非常感興趣,想在越南先進行試種。”宋沛向我們描述當時的故事。“正好我們想把哈密瓜品種‘南移東進’育種,所以就給了他們多個品種回去試種。在第一年的試種中就比較成功,大大增加了我們開發越南市場的信心。”

  2015年,江淮園藝與越南中央種業簽署了合作協議,成功培育出適合越南甜瓜新品種“江淮蜜3號”、南瓜新品種“江蜜9號”,并在河內建立了百畝示范基地。新培育的雜交種通過示范比當地品種增產20%-30%,大大鼓舞了合作方的信心。經過2年在越南的示范推廣,蜜本型南瓜在越南胡志明、河內已呈快速增長的趨勢,同時,2015年江淮園藝嘗試了在越南進行南瓜制種,初步取得了成功。

  “與這些學員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為江淮園藝拓展國際市場開辟了新途徑。”宋沛說,“我們未來將會加大戰略合作步伐,最終希望在國外建立制種基地,開拓當地制種當地推廣的走出去新模式。”

荃銀高科在印尼的生產基地。

  小產業搶占大市場

  與江淮園藝主攻方向不同,省內另一家種業公司荃銀高科的主要產品是農作物種子。這家2002年成立的高科技種業企業,在成立之初就堅持國內國外同步發展,成立當年就進入印尼市場發展雜交水稻。

  在雅加達印尼水稻研究所,農業專家Dr.Satoto表示,中國水稻專家針對印尼市場育種,深受當地農戶的好評。產品在爪哇島、蘇門答臘島、蘇拉威西島等種植區供不應求。

  “目前,荃銀高科與印尼國家水稻研究所合作,在印尼開展適合熱帶水稻品種選育,并與當地種子公司合作開展雜交水稻推廣示范。”荃銀高科海外部總經理江三橋說,“今年在印尼種子生產面積擴大到300公頃,生產雜交水稻種子約900噸,全部在當地市場銷售。”

  “國家商務部近日批準荃銀高科獲得對外技術援助項目之農業專業實施企業資格。 ”荃銀高科總經理張琴說,獲得對外援助項目實施企業資格,有利于公司進一步加大“走出去”步伐,不斷增強海外農業技術服務項目開發力度,提升國際業務競爭力。

  據介紹,目前荃銀高科年出口雜交水稻3000噸以上,覆蓋印尼、越南、老撾等20多個國家,種業貿易額達6000萬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