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安徽省合肥市各大超市、菜市場,紅彤彤的“長豐紅玉”草莓牢牢占據水果區“C位”。而在粗糧瓜果區域,好看好吃的貝貝南瓜也成了最熱銷的農產品。
草莓、南瓜,越來越多帶有長豐基因的瓜果蔬菜走紅出圈。其背后,是長豐縣以市場化、產業化思維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為農業強縣蓄勢賦能。
一粒南瓜種,孕育新希望
“走,今天食堂又要嘗新了。”臨近中午,戴喬玲拉著同事直奔食堂。這一天,又一個由江淮園藝研制培育的新品種南瓜登上食堂“今日菜單”。按照慣例,每當有新品種瓜果蔬菜亮相,公司都要先邀請員工飽餐一頓,從色香味等角度進行打分。
市場中熱銷的貝貝南瓜,就是安徽江淮園藝種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得意之作。“南瓜育種是我們優勢項目,貝貝南瓜‘貝栗4號’目前已占到全國80%的市場份額,在安徽宿州、內蒙古烏蘭察布、江西贛州等地都有很好的種植效果。”戴喬玲介紹,江淮園藝目前儲備有1800多份種質資源,通過20多年選育優化,已推出近300個優良果蔬品種。
對農業發展來說,種子是事關高產、穩產、高效的“芯片”。在安徽江淮園藝種業股份有限公司農研檢測中心,南瓜、辣椒、甜瓜等農作物種子經歷催芽、基因檢測、“解碼”等步驟后,專業技術人員會根據種植地區的氣候、土壤甚至居民購買力等條件,對種子基因進行“編輯”,雜交出最適宜種植的品種。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種業研究最大的成就感,就是讓每一粒種子都有價值。”胡宗偉在江淮園藝農研檢測中心工作多年,聊起種子檢測、培育,他打開話匣子,“柜子里擺著的都是甘薯脫毒苗,現在還是幼苗,‘打疫苗’脫毒后再返田種植,抗病性、口感、畝產都能再上一個臺階。”胡宗偉說。
在長豐縣政府的牽線下,江淮園藝還與吳山鎮橋沖村展開“村企聯建”,小種子的作用得到無限放大。“與江淮園藝種業股份有限公司開展聯建共建后,我們共同爭取項目資金建設連棟大棚,明年還計劃投資2800萬元,建設合肥種業之都長豐瓜菜育種創新中心項目,預計輻射帶動群眾就業超500人,增加集體經濟收益超80萬元,間接創造社會價值3億元以上。”吳山鎮橋沖村黨總支書記劉銳介紹道。
江淮園藝檢測實驗室內存放的脫毒種苗。人民網 胡雨松 攝
以上摘錄安徽日報http://www.www.jueshengzy.cn/display.php?id=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