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鄧小平理論作為黨員教育工作的根本指導方針,是堅持黨的正確指導思想的根本保證。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必須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作為黨員教育工作的根本指導方針,大力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用鄧小平理論教育黨員,促進全黨思想的統一。
一、黨員教育工作的指導思想
指導思想是黨員教育工作的理論基礎和行動指南,是實現黨員教育的任務和目標,爭取達到預期社會效果的重要保證。制定和貫徹執行黨員教育工作的指導思想,是貫穿于黨員教育全過程首要的任務和管理目標。各級黨員教育的領導者、組織者,要依據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關于黨的建設的基本理論,依據黨在一定時期的基本路線,按照黨員教育工作的特點和規律,制定正確的指導思想,通過堅強而正確的領導、嚴密的組織和科學的管理,保證黨員教育工作的順利發展。
當前和今后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黨員教育總的指導思想是:在鄧小平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指引下,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積極適應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目標的需要,加強黨的思想建設,全面提高黨員素質,增強黨組織的戰斗力,動員全黨為完成中共中央提出的各項戰略任務而共同奮斗。
(一)用鄧小平理論指導新時期黨員教育工作
我們黨是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無產階級政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進部隊。黨從誕生那天起,就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作為黨的指導思想的理論基礎和行動指南。廣大黨員之所以能夠成為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先進分子和中堅力量,就在于他們努力學習和掌握了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并用以指導自己的思想改造和工作實踐。鄧小平理論是運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本原理,正確認識和解決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問題的創造性成果,是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全黨全國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最可珍貴的精神財富。它科學地把握社會主義的本質,第一次比較系統地初步回答了中國這樣的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國家,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如何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用新的思想、觀點,繼承、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它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鄧小平理論之所以能夠成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是因為:
第一,鄧小平理論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在新的實踐基礎上繼承前人又突破陳規,開拓了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實事求是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精髓,是毛澤東思想的精髓,也是鄧小平理論的精髓。1978年鄧小平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這篇講話,是在"文化大革命"結束以后,中國面臨向何處去的重大歷史關頭,沖破"兩個凡是"的禁錮,開辟新時期新道德、開創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理論的宣言書。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是在國際國內政治風波嚴峻考驗的重大歷史關頭,堅持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理論和路線,深刻回答長期束縛人們思想的許多重大認識問題,把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推進到新階段的又一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宣言書。在走向新世紀的新形勢下,面對許多我們從來沒有遇到過的艱巨課題,鄧小平理論要求我們增強和提高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堅定性和自覺性,一切以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這"三個有利于"為根本判斷標準,不斷開拓我們事業的新局面。
第二,鄧小平理論堅持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根本問題,深刻地揭示了社會主義的本質,把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提高到新的科學水平。新時期的思想解放,關鍵就是在這個問題上的思想解放。我國社會主義在改革開放前所經歷的曲折和失誤,改革開放以來在前進中遇到的一些困惑,歸根到底都在于對這個問題沒有完全搞清楚。撥亂反正,全面改革,從以階級斗爭為綱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從封閉半封閉到改革開放,從計劃經濟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20年的歷史性轉變,就是逐漸搞清楚這個根本問題的進程。這個進程,還將在今后的實踐中繼續下去。
第三,鄧小平理論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的寬廣眼界觀察世界,對當今時代特征和總體國際形勢,對世界上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成敗,發展中國家謀求發展的得失,發達國家發展的態勢和矛盾,進行了正確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學判斷。世界變化很大也很快,特別是日新月異的科學技術進步深刻地改變了并將繼續改變當代經濟社會生活和世界面貌,任何國家的馬克思主義者都不能不認真對待。鄧小平理論正是根據這種形勢,確定我們黨的路線和國際戰略,要求我們用新的觀點來認識、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強調只有這樣才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墨守成規只能導致落后甚至失敗。這是鄧小平理論鮮明的時代精神。
第四,總起來說,鄧小平理論形成了新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科學體系。它是在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的歷史條件下,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中,在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勝利和挫折的歷史經驗并借鑒其他社會主義國家興衰成敗歷史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它第一次比較系統地初步回答了中國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發展階段、根本任務、發展動力、外部條件、政治保證、戰略步驟、黨的領導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國統一等一系列基本問題,指導我們黨制定了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它是貫通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等領域,涵蓋經濟、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軍事、外交、統一戰線、黨的建設等方面比較完備的科學體系,又是需要從各方面進一步豐富發展的科學體系。
這就是江澤民同志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指出的:"在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在跨越世紀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用鄧小平理論來指導我們整個事業和各項工作。這是黨從歷史和現實中得出的不可動搖的結論。"黨的建設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就是要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只有堅持這一基本理論的指導地位,才能把全黨的思想和意志統一起來,把全黨的力量凝聚起來,從根本上提高黨的戰斗力和號召力,從而更好地擔當起領導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歷史重任,使黨更好地經得起執政、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考驗。用鄧小平理論教育黨員,是堅持這一根本指導思想的重要環節。只有通過經常性的教育和灌輸,使廣大黨員不斷獲得先進科學理論的武裝,才能正確認識風云變幻的世界形勢和迅速發展的國內形勢,打牢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根底,胸懷全國現代化建設這個大局,明確前進方向,把握發展機遇,勇于面對各種困難,積極奮斗進取,增強全面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在實現黨的歷史任務中更好地發揮先鋒戰士的作用。
黨員教育工作只有始終堅持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才能沿著正確的政治方向不斷前進,才能有效地提高黨員隊伍的整體素質,才能保證全黨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如果背離了鄧小平理論,黨員教育工作就一定會走到邪路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