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記者在內蒙古巴彥淖爾市五原縣采訪時發現,城鎮居民走親訪友時,時興把當地種植的無公害蔬菜作為禮品,各種無公害蔬菜需求旺盛,廣大菜農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忙著增收。
家住五原縣政府所在地隆興昌鎮的李邵輝,這幾天像往年一樣忙著走親訪友,但與往年不同的是,他今年春節送的既不是糕點也不是煙酒,而是黃瓜等純綠色蔬菜。李邵輝說:“現在大家越來越注重身體健康。與煙酒相比,送親戚無公害蔬菜更健康、更時尚。”
與李邵輝一樣,姬建斌、徐向軍等人今年春節也是將綠色無公害蔬菜當作禮品贈送給親朋好友,他們的同事也紛紛效仿這種做法。姬建斌說:“無公害蔬菜已成為今年春節當地居民必備的禮品之一,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現在大家送禮更理性、更健康。”
記者采訪發現,五原縣的無公害蔬菜需求非常旺盛,帶動了廣大菜農種菜積極性。記者在隆興昌鎮舊城村蔬菜種植基地看到,蔬菜大棚內種植的西紅柿、黃瓜陸續成熟,菜農們忙著采摘、搬運、銷售,呈現出一派農忙收獲的景象。舊城村村民李安元告訴記者:“我們溫室大棚種出來的蔬菜是無公害產品,銷路一直不錯,逢年過節賣得更好,許多人都提前預訂。”
據隆興昌鎮鎮長喬良介紹,巴彥淖爾市的設施農業發展數五原縣最好,五原縣設施農業發展又數隆興昌鎮最好。五原縣現有設施農業3.68萬畝,其中近三分之一的設施農業在隆興昌鎮,可以說隆興昌鎮是全縣蔬菜行情的“晴雨表”。喬良說:“現在蔬菜供不應求,證明了發展設施農業這條路走對了,也進一步激發了廣大農民種植蔬菜的積極性。”
據了解,五原縣是典型的農業大縣,農業人口達20萬人。近年來,該縣為進一步規避農業自然風險、轉變農業經濟發展方式,通過政策扶持、科技服務等多種措施大力發展設施農業,縣財政每年安排50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設施農業建設補貼獎勵。李安元說:“我們建溫室大棚,政府每畝補貼1萬元左右。這樣一來,種菜成本低了、風險小了、收入高了,我們自然愿意發展設施農業。”
記者采訪獲悉,為防止設施農業出現“一哄而上,一哄而下”、“大貴大賤,大起大落”的情況,五原縣專門成立蔬菜辦公室,負責設施農業規劃、設計、施工、管理、銷售等方面的工作,并發展設施農業訂單生產,從源頭解決蔬菜市場銷售問題。舊城村村民賈進元說:“只要蔬菜不愁賣,我們農民就敢放心搞。”
截至目前,五原縣已有35個設施農產品被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認定為無公害瓜果、蔬菜品種,平均每畝設施農業產值達2萬元以上。
李安元喜滋滋地說:“我們種的蔬菜成了精品,設施農業就像我們的‘搖錢樹’,經濟收入月月有,感覺天天像過年。”
- 上一篇:菜價“逢節必漲”
- 下一篇:2012年中央一號文件公布 把農業科技擺上更加突出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