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線訊(記者:謝麒麟)近日,從合肥市農委傳來喜訊,江淮分水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取得了重大突破,生產出來的優質新品南瓜順利出口到日本,敲開了合肥南瓜走向世界的大門。
六旬老人輕松種10畝田地
長豐縣吳山鎮地處江淮分水嶺丘陵地帶,田地少坡地多,土地普遍為沙質土壤,雨量全年分布不均,時旱時澇,是個典型性的江淮分水嶺地帶。從刀耕火種到現代機械,世代此地的農民都在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耕種著傳統的單一的莊稼,一戶三口農民家庭辛辛苦苦也只能耕種3畝地且收成十分有限。
2008年,合肥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合肥江淮園藝研究所研發的綠色科技南瓜項目引起了合肥市政府相關領導的關注,經過合肥市農委、長豐縣政府的牽頭,2009年元月份江淮園藝與吳山鎮政府達成共識,在該鎮車左村示范萬畝南瓜現代農業項目。
為了鼓勵當地農民種植新品種,江淮園藝免費送種子送科技到田頭。秋收成果讓試種的農民笑開了嘴,一位70多歲的周姓農戶兒子媳婦全部在外地打工,自己和老伴輕輕松松種了10畝多田的南瓜,每畝南瓜達到3500余公斤,一年的收入抵上以往三年的收入。他高興的告訴記者:“現在我和老伴的收入比兒媳倆人在外打工的收入高多了!” 農民足不出戶南瓜賣到日本
近日,記者和市農委工作人員來到車左村,滿眼望去,都是南瓜地。村上的農民說,你們要是前段時間可就開眼界了。許多的外省車直接開進田頭,一天之內就把我們種植的南瓜就收買走。
接下來的事情更是出乎農民的想象,車左村所試種精品南瓜全被海外的日本客商一次性訂走,。
當地的農民告訴記者,現在當農民不懂科技要窮一輩子。技術人員免費為我們送來南瓜種子,有的農戶跟著江淮園藝的農藝師學習科學種植,畝產高達萬斤,而一般畝產只有6000斤左右。“這一算差別就大了啦。”
農業科技唱響“南瓜牌”
長豐縣吳山鎮車左村南瓜基地豐產豐收,對當地農民“沖”擊最大的不單是收入的增加,更對農民們種植習慣的一次大洗滌。
車左村的鄭章傲書記告訴記者,往年農民對科技是搟面杖吹火—一竅不通,而且還排斥農業科技。現代南瓜的出口豐收,讓農戶們開了眼界。農戶們一家一戶派代表要求村委會在今年冬季舉辦科技培訓會,讓他們學科技。車左村的鄭書記最后笑著說,現在我們村上連80歲的老太都要學科技了,要種現代農業作物了。
長豐縣吳山鎮車左村南瓜基地豐產豐收也給安徽省爭得一個金燦燦的“金牌”,吳山鎮已經決定2010年全鎮將種20000畝優質現代南瓜,屆時中國園藝學會南瓜分會也有望在合肥舉辦,承辦者為長豐縣政府和合肥江淮園藝研究所。
- 上一篇:2010年長豐縣吳山鎮農民創業培訓班開班
- 下一篇: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