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線訊 據安徽商報報道 再過2個月,哥斯達黎加的農業公司負責人費蘭多將要安排一名技術人員來合肥,接受農作物種植培訓;6月底,他自己也將來肥考察甜瓜新品種。自2012年,他作為第一屆國際學員來合肥市蜀山區新產業園,在安徽江淮園藝種業股份有限公司接受培訓、帶回優良的甜瓜品種后,第二年他公司的產量就增加了30%,哥國的瓜果市場也大大豐富起來,自此,他與合肥結下不解之緣。
而江淮園藝公司,以一粒小小的種子和先進的種植技術征服了東盟、南亞及拉美,不僅飽了全球人的口福,也提高了發展中國家的種植業水平,提高了種植戶的收入,改善了當地居民的生活。
哥國農場主偏愛合肥種子
不少人都還記得,2013年,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哥斯達黎加時,在一戶農場主家參觀了瓜田,農場主對自家種的甜瓜非常滿意,并表示“感謝中國”。那片瓜田里的甜瓜品種就來自安徽合肥,由江淮園藝公司針對哥國的氣候及市場而培育。
4月14日,記者來到江淮園藝公司,該公司銷售部副經理倪婷婷告訴記者,好的品種提高了農場的產量,讓農場主對中國的種子及種植倍加信賴,2015年這位農場主還送兒子來合肥學習。“合肥的種子在國際市場上占有很大的份額。”這其中除了豐樂、荃銀等種業企業外,江淮園藝也占有重要份額,主要包括西瓜、甜瓜、南瓜、辣椒、豇豆等共九大類。“出口種子,不是簡單的賣種子,而是要為他們培育適合的優良品種,綜合考慮他們的氣候、土壤、消費水平、風俗習慣等等。”倪婷婷介紹,合肥人愛吃的西瓜,皮是綠色帶條紋的,口感要甜,如“8424”就很受歡迎,但是“8424”在巴基斯坦沒有市場。因為天氣熱,種植業不發達,消費水平也不高,巴基斯坦要求的西瓜是黑皮、耐運輸、抗病蟲害、產量高、價格低,“口感倒是次要的”。
東南亞國家的飲食中對香料要求高,所以香味濃的瓜果在泰國等地很受歡迎。“為了適應當地的環境及需求,我們為他們定制品種,每個國家甚至地區,出口過去的品種都是不一樣的。”
即使是為當地定制種子,公司研究人員仍需要跟蹤當地市場,不斷調整改良,所以公司在多個國家和地區有實驗基地。
幫17個國家培訓種植技術人員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國在發展中國家中種子栽培技術走在前列,為了支援其他發展中國家的農業發展,科技部對外援助項目中包括了農業援助項目,而江淮園藝就承接了蔬菜優良新品種、新技術示范與推廣國際培訓班項目,也是我省唯一一家承接該類培訓的公司。
培訓班是自主報名,每屆培訓20天,接受20名學員,“每次都有數百人申請,但是我們原則上每個國家不超過4人,每人只能培訓一次,要把機會留給更多的人。”該公司市場部副經理張松影介紹,種子栽培技術包括育種、栽培、病蟲害防治、種子純度的室內檢測、嫁接和雜交技術,學員學費、住宿費全免,公司每屆培訓投入近40萬元。目前已有來自印度、巴基斯坦、埃及、泰國、印尼、肯尼亞、蘇丹、哥斯達黎加、孟加拉等17個國家的技術人員,甚至農業部長,接受了培訓。
甜瓜是哥國農業的第二產業,歐美市場的甜瓜50%來自哥國。哥國的農業公司負責人費蘭多是第一屆學員,2012年夏天,他從合肥帶回了先進的技術,以及優良的甜瓜品種。2013年他公司的甜瓜產量增加了30%。此后,他每年都替公司員工申請來合肥培訓的機會,自己也經常來合肥。
合肥一粒小小的種子,加快了哥國的種植業發展,也得到了當地科技與農業部門的大力支持,批準了江淮園藝公司在該國成立了自貿區,這也是當地第一個申請農業類自貿區并獲批的中國企業。在科技部門的支持下,江淮園藝公司還在該國建設了實驗室與中拉農業聯合研究中心,進行病理監測、病蟲害研究等,今年將投用。